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器物有形 匠心无界 超精数车加工夯实“中国制造”地基

来源: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2日     浏览次数: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所在。数控精密加工技术作为助力先进制造业再造新优势的重点领域,中国电科12所机械加工中心在超精数控车削加工领域,实现了对无氧铜、铝等材料粗糙度优于Ra0.01的超镜面车削加工的优异成绩,为电真空器件等领域的高精度零部件加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电真空器件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数控车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控制是衡量加工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Ra0.01精度则意味着加工件表面光滑如镜、近乎完美,达到了镜面加工的极限。在超精密车削的实际操作中,粗糙度优于Ra0.01相当于表面峰谷间的高度差仅为纳米级别,任何微小的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加工质量,这也对主轴转速、进给量、刀具磨损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技术要求。

    但数车班组的田全会和张晓松两位师傅对加工精度的极致追求更胜一筹。他们凭借在超精数车加工领域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扬“偏毫厘不敢安”的工匠精神,决定挑战超精数车加工的极限。他们谦逊又进取,“我们只是想看看数车加工到底能达到多精细的程度。”正是这种朴素且执着的追求,推动他们在追逐技术突破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

图为铝材料加工后示意图

    依托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两位师傅对车刀材料、刀具几何角度、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反复的调整和试验,每一次的调整都伴随着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车削试验。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调试,他们终于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加工参数设置,使车削过程中材料的表面应力和刀具磨损达到最优平衡,最终将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0.01以内,极大地提升了我所在高精度加工领域的竞争力,也为电真空器件行业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

    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12所将继续厚植工匠精神沃土,以田全会和张晓松两位师傅为先进榜样,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点燃电真空领域的强劲引擎。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