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下午5时,在万众期待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海康威视研发基地,考察国内安防第一品牌、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企业。
在海康威视展厅,习近平总书记兴致颇高。
陪同考察的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和总经理胡扬忠详细汇报了海康威视的发展历程。2001年底,中国电科52所抓住视频监控由模拟向数字转型的历史机遇,在长期探索企业化运作的基础上,以创业者的心态集合28位骨干员工,注资500万元设立海康威视。
短短14年时间,在以胡扬忠为代表的经营团队带领下,海康威视全体员工共同努力,通过持续改革、持续创新,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战略驱动下,2003年切入产品全国第一;2005年核心产品DVR全国第一;2010年成功上市,市值十大军工集团第一;2013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位列全球视频监控第一品牌方阵;2014年销售收入172亿,利润总额52亿。
一组组数据反映了中国电科在改革实践中的卓著成果,一款款产品代表了海康威视攻克核心技术、控制关键环节、进入主流市场的大胆探索。
董事长陈宗年表示,海康威视过去五年间主营业务和营业利润均实现了50%的年复合增长,总书记视察当日海康威视市值刚好是IPO上市当年市值的5倍,再过两天海康威视也将迎来上市5周年,骄人业绩离不开党和国家鼓励万众创新的“引擎”驱动,离不开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离不开中国电科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在浙江这块民企发达的热土上,国企一样可以创造辉煌,对未来,我们充满期待。
近距离观看、实地感受到海康威视在视频监控、智慧城市智能型基础设施、基于萤石云平台的全球视频物联网等方面的系统解决能力与布局后,习近平高度肯定了海康威视持续改革、持续创新、持续发展的思路,认为海康威视应该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继续“大胆尝试”。
在海康威视研究院办公区,习近平听取了浦世亮博士的专题汇报。这位年仅37岁的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法国鲁昂大学和浙江大学双料博士、图像处理和智能识别领域顶级专家,让总书记感受到了祖国年轻、高智一代的朝气与活力。
当得知这支“精英中的精英”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正着眼前沿开展未来技术研究,习近平十分高兴。他对围拢过来的科技人员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很欣慰。我在浙江工作时,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就提出了“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不要口号化,口号化最终就是泡沫化。要抓实实在在的、有针对性的工作。浙江的人才优势要继续巩固和发展,还要与时俱进、更上层楼。
习近平指出,要可持续的速度、有质量和效益的速度,不是瓜菜代的速度、少慢差费的速度、傻大笨粗的速度。这要靠创新驱动和人才。要立体化地培育人才,特别是对高端的尖子人才更要爱护。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直接向总书记汇报,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浦世亮和他的团队兴奋异常。浦世亮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续用了3个“没想到”表达了兴奋心情,一是没想到是总书记要来,这让自己和团队很兴奋;二是没想到总书记对技术很了解,汇报交流很顺畅,让自己和团队感到很兴奋;三是没想到总书记那么和蔼可亲,对青年人才那么关爱,让自己和团队感到很兴奋。
从下午5点整步入海康威视展厅,到5点50分挥手告别,习近平用50分钟的时间,亲身感受了中国电科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探索实践与市场开拓。考察结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一楼大厅,与海康威视职工代表一一握手道别。此时,手与手之间传递的不仅是关心、鼓励和支持,还是热情、激情与豪情。人群中,一句“总书记能不能和我们合张影啊?”换来的是“一呼百应”和雷鸣般的掌声,也是总书记爽朗的笑声,他主动来到人群中间,亲切合影,并继续握手告别。
送别总书记,董事长陈宗年心情依然颇为激动。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海康威视视察指导,这是对中国电科、对海康集团的充分肯定与支持。我们深知改革创新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今后,海康将围绕“三个一”目标继续奋斗,一是构建全球最大的视频物联网,二是2020年成为全球第一品牌,三是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市值达到1000亿美金,用实际行动肩负起国企的责任与担当。